摘要:
【守住耕地红线,守护赣南良田】今年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,主题是“节约集约用地,严守耕地红线”。赣州加强耕地保护,推出“田长制”、违法用地问责等措施,确保耕地总量三年净增。通过创新节地方式,提升土地利用效率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正文:
今年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,主题是“节约集约用地,严守耕地红线”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,也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基础。近年来,赣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,地方政府层层负责,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。2021年至2023年,赣州的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,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赣州通过一系列措施,织密了耕地保护的“大网”。例如,瑞金市率先实施“田长制”管理,信丰县、章贡区等地出台《违法用地问责办法》,严控乱占耕地建房行为。信丰县还聘请土地信息员,建立动态巡查制度,确保耕地保护落实到位。同时,赣州注重“先补后占、占优补优、占水田补水田”,三年来完成新增耕地面积2.69万亩,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任务。
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,赣州也取得了显著成绩。通过出台多项政策文件,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和土地资源循环利用。比如,章贡区利用老城区旧厂房打造文化创意园区,蓉江新区通过“腾笼换鸟”实现老工厂再利用。全市还不断优化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和建筑限高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承载能力,园区亩均投资强度逐年提升。
小编点评:
赣州在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上的努力,不仅体现了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,也展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思路。通过“田长制”、违法用地问责等措施,赣州不仅严控了耕地的非法占用,还在补充耕地上做出了实质性贡献。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一线干部的努力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赣州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创新实践,如老城区厂房的再利用和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,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这种向空中、地下“挖潜”的做法,展示了现代城市管理的智慧和高效。
总的来说,赣州在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上的成就,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成功范例。希望更多地方能学习赣州的做法,共同为我国耕地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